|
张小泉,那个因为“拍蒜断刀”事件闹上热搜的刀剪老字号,这次摊上更大的事了!它的控股股东——张小泉集团,债务爆了,欠了60多亿,还被法院执行。更离谱的是,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张国标、张樟生兄弟俩都成了“老赖”,被限制高消费。眼下,他们的资本帝国——富春控股集团,已经开始“预重整”了,也就是债务重组的前奏。这也让外界开始担心,张小泉的控制权还能稳住吗?; {+ h, R- S6 A1 y; T9 ?
2 g* f( n" P, p/ a$ I1 V3 o
债务窟窿越来越大,已经被执行超60亿
" r! P0 [8 R6 }1 @& b: V事情是这样的,3月28日,杭州中院发布了一条执行案,涉及富春控股、张小泉集团等40家企业和个人,总金额高达31.33亿元。然后4月1日,张小泉集团又新增了两宗执行案,加起来又是4700多万。算上之前的,张小泉集团现在被执行的总金额已经高达39亿元,而张樟生个人更惨,被执行金额42.81亿元,直接被限制高消费。: h, l2 b o( c9 u/ M- Z* H( b
4 k% j& b# z2 ]3 M! V$ T而且,这事儿还没完,张小泉集团名下已经被冻结的债务,光逾期的就有6.38亿元,还有5.56亿元是用张小泉股票质押融资后还不了的。此外,他们还给别人做了担保,现在这些担保也出问题了,违约金额高达49.21亿元!而张小泉集团手里握着的7600万股张小泉股票,早就被法院冻结了。, V# E$ ]4 A7 R: q2 ?
) y! I4 P4 @' E, |& z资本扩张太猛,终究踩坑了?0 @4 s+ l0 k. X
那么问题来了,这么大窟窿是怎么挖出来的?其实,从去年3月开始,张小泉集团的债务问题就开始暴露,到了10月份,逾期本金已经高达52亿元,连上市公司的股份都全部冻结了。
' A* ?5 L! Q9 `* w$ L0 |( M( A4 i8 f1 y) B' e3 m
这一切,可能跟张国标、张樟生这对兄弟的投资扩张有关。他们90年代在上海靠卖建材、搞物流起家,后来生意越做越大,2007年干脆把百年老字号张小泉收入囊中,慢慢打造出了自己的资本版图。
( d9 _" W$ ^$ G! p
1 {& t: T- F5 R r Q- {) s5 a5 u, p2018年,他们盯上了陕西的大型供应链物流项目,搞了个网营物联供应链中心,投资高达15亿元,打算把它做成西北地区最大物流基地。本来一切进展顺利,但到了2023年,二期建设开始时,资金链就出了问题。$ q/ ^* P+ O) X3 T. F$ _& P
- ]5 {- b4 f8 d, X) R. [最明显的信号是,2023年12月,张小泉集团突然向西安某商场借了1.28亿元,结果一个月就逾期了,债主直接把他们告上法庭。而这,只是他们在陕西投资的冰山一角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2022年开始,他们在陕西投了至少130亿元,涉及医疗、文旅、汽车零部件、中央厨房等等,甚至还想建个张小泉北方总部。8 W4 J& G# C- ?% b
% i% d& o4 E* b q' r但问题是,他们的资金并不是自己掏的,而是到处借的。2022年,他们从陕建保理借了2亿元,没还上;2023年,他们又从长安银行借了3亿元,结果也被法院执行。资本运作的雪球滚得太大,现在彻底刹不住车了。
4 a' @4 k Q1 l8 V
5 L0 X) R: I6 `7 {股东开始跑路,张小泉控制权要变天?' N7 ^& @# k/ P
眼看控股股东债务爆雷,张小泉的股东们也坐不住了,纷纷开始减持套现。第三大股东金燕,去年8月就卖掉了112万股,今年1月又减持了151万股,直接套现3500万元。而像瑞士银行、金元顺安这样的机构,早在去年一季度就清仓跑路了。
; q4 O8 G/ n" _$ y4 d& g+ |4 ]7 n( I6 `3 _: ^8 g. g' C
现在,富春控股已经被法院预重整,接下来会不会有资本趁机进场接盘,张小泉的控制权会不会易主?这才是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事!
0 l/ T* D9 D0 c: c% O9 i( `; U. r0 A- M% q6 X+ r! @
|
|